聚焦省黨代會·山東:科學審慎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拉滿發(fā)展“內生動力”
來源:新黃河 發(fā)布時間:2022-05-31 08:32:44
擴大內需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基點。“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作為今后五年的十二個方面重點工作之一,被列入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從國家到山東省,真正認識到了宏觀經濟形勢的嚴峻性,由于疫情影響及外部各種因素,造成了經濟活力的不足,所以刺激需求的政策是必要的,政府采取激活措施,能夠發(fā)揮第一推動力的有效作用。” 山東財經大學區(qū)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董彥嶺在接受新黃河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這些刺激內需的選擇來看,重點措施都是比較科學審慎的,既考慮到了一些傳統手段,也考慮到了一些新的方向和領域。”
“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包含了三大方面的內容:強化有效投資支撐、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構建現代流通體系,簡言之就是投資、消費、物流。這樣部署有何深意?三大方面又有什么內在關聯?
大手筆搞“投資”,現代水網將發(fā)揮“雙關”作用
“投資和消費是刺激內需的兩個基本方面??吹贸觯瑘蟾嬷袑ν顿Y的任務規(guī)劃,手筆是比較大的。”董彥嶺表示。
報告提出,加大基礎設施、產業(yè)和民生等領域投入。深入實施“七網”建設行動,推進能源保障重大工程,提速布局新基建,構建高效暢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等。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強調了“一軸三環(huán)、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的現代水網打造。“我聽了水網建設以后,覺得挺振奮的。這是個謀新局的問題。我們每一輪的基建都有一些側重,下一步做好水文章,可以實現對水資源的集約利用。因為水既關乎生態(tài),又關乎運輸、旅游等,綜合效益是很高的。”董彥嶺說,“水網建設本身就是一個生態(tài)的優(yōu)化,同時又能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
對于現代水網的規(guī)劃,山東此前已畫好藍圖:到2025年,山東,現代水網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到2035年,山東現代水網基本建成。
消費擴容提質,應兼顧城市更新和消費升級
6月底前,在濟南買新車并上牌的個人,可領用2000元-6000元消費券;在東營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可按照車價領用3000-6000元不等的消費券……近日,山東各地頻頻出臺重磅促消費政策,其中汽車消費站在了大宗消費的突出位置。
“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政策層面上對于汽車行業(yè)的關心與強有力的支持,讓我們對于行業(yè)的未來充滿希望,前景更為明朗。” 潤華汽車市場與客戶運營部總經理王維向新黃河記者表示。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推動消費擴容提質”,大力發(fā)展智能、時尚、綠色消費,向他傳遞了力量。“我們將積極響應省市推出的汽車消費補貼活動,讓我們的客戶充分了解補貼政策、引導客戶參與,潤華汽車也持續(xù)每個月地整合營銷活動,整合內部資源和主機廠資源,拿出我們自己的優(yōu)惠政策,讓消費者享受真正的實惠,更有信心購車。” 王維介紹。
促消費是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怎么搞更科學?董彥嶺分析,“消費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收入彈性,二是價格彈性,在收入相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價格的一些策略來刺激,將潛在的需求激發(fā)出來,是可以取得成效的。”
“同時也需要更具有建設性的方式。”董彥嶺說,刺激消費并不是重復性的手段,而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刺激。要把結構性的調整、消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刺激消費結合起來,比如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的帶動,比如解決電商和實體店分離情況下存在的問題等。翻閱報告我們發(fā)現,“加快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布局一批電商供應鏈基地”等提法,與專家的觀點多有契合。
此外,董彥嶺也指出,刺激消費的政策,一要放在城市更新中考慮,結合未來的城市規(guī)劃、節(jié)能減排等方面;二要結合消費升級來做,“往前看”,包括通過消費基礎設施的升級,讓消費更方便、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物流系統更暢通、對居民更便利;還包括結構性的改革,在需求管理的背景下,仍然要抓住供給側這個主線,通過升級產品服務的品質、品類,促進更新換代來激發(fā)人們的購買欲。同時也要充分考量居民現實收入變化的特質、年輕人超前消費的利弊等方面,把促進消費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實現更理性、更優(yōu)質的結合,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去發(fā)力,最終讓政策效果更充分地顯現。
構建現代物流體系,讓“雙循環(huán)”的血脈暢通起來
為何要將物流體系的構建列入擴內需任務?流通連接著生產和消費這兩端,關乎投資和消費前兩項內容。
“物流體系,對于促進循環(huán)來講非常重要。它涉及對外和對內兩方面。”董彥嶺分析,“我們現在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如果物流系統更暢通了,那么國內大循環(huán)也好,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也好,就會循環(huán)得更暢通。”
董彥嶺進一步指出:“我國是個單面向海的國家,內循環(huán)基本要靠內陸交通來完成,因此構建物流體系尤其重要”,他說,“現在物流方面咱們國家確實進步比較快,比如說電商能夠深入到千家萬戶,主要得益于物流體系的高度順暢,但依然還存在諸如火車運力使用不充分之類的結構性問題。如何推進多式聯運,將飛機、火車、汽車等不同運輸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實現場站的更好銜接,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這應該是未來大宗物資物流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欣喜地注意到,“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布局建設一批內陸港”“加密優(yōu)化中歐班列(齊魯號)圖定線路和開行頻次”等,均已列入報告。
“大循環(huán)包括硬件和軟件。軟件主要是政務審批、各種公共服務之間的銜接和一體化,物流的一體化則是一種硬件,是基礎設施建設。我覺得這些點都是很好的。”董彥嶺說。
對于擴大內需這項整體任務,董彥嶺建議,未來應該發(fā)揮需求和供給側的雙向作用,兩方形成更好的協同,并將短期和長期戰(zhàn)略相結合進行推進。
責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