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做到兩統(tǒng)籌 奪取雙勝利?減損比武!每減損0.5%可節(jié)約糧食4600000斤……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6-16 16:25:0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6月15日,山東?。ㄖT城市)小麥機收減損比武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會,在濰坊密州種業(yè)有限公司托管示范田里拉開帷幕。

專家測評機手損失率。

  一字排開的1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隨著裁判長一聲令下,依次駛出。還沒等機手折返,濰坊市農業(yè)農村局高級工程師于友波等三人立馬帶著早已制好的一平方米塑料架框定測評區(qū)域,撿拾起麥粒來。

  二十多分鐘過去,于友波將巴掌大的地塊搜尋了多次,看著手中一次性紙杯里的三五粒小麥,他展露喜色,“機手損失率大約在1%以下,這樣的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

機手們在田野里競技。

  機收大比武,減損論英雄。大比武考驗機手駕駛操作技能,機收損失率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標。這次比武總裁判長、濰坊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譚佃會說,技術環(huán)節(jié)減損,主要看農機質量和機手的操作技術,按照諸城市93.39萬畝小麥計算,每減損0.5%,就可以節(jié)約糧食460萬斤以上,機收減損應該大力推廣。

  參與比武的諸城市百興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農機手王志海告訴記者,為了減少損耗,針對每臺設備和小麥成熟度,他們都有注重的技術點,“今天小麥還比較生,速度就要慢一些,我們還要隨時淘汰舊設備,更新現代化設備。”

比賽團隊現場觀摩學習。

  “今天是全省機收10個測試點的收官之戰(zhàn)。從目前情況來看,科學減損的成效越來越明顯,廣大農戶和機手提高了‘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對于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山東省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管延華介紹說。

  小麥機收后隨之玉米播種。今年,國家要求統(tǒng)籌玉米大豆兼容發(fā)展、糧食油料協調發(fā)展,在適宜地區(qū)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穩(wěn)步提高大豆產能和自給率。

機手們在田野里競技。

  當天,收割后的麥田里,還舉行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作業(yè)演示,拖拉機拉著“2+4”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播種機緩緩向前,一次性完成開溝、側深施肥、破茬、播種、覆土、鎮(zhèn)壓等工序。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采用‘1行玉米+4行大豆+1行玉米’的種植模式,種肥同施、播種效果好、出苗率高,時速能達到8km-10km,能實現玉米產量基本不會減產,一畝地還能收200斤以上的大豆。”濰柴雷沃農機具事業(yè)部總經理程光科說。

  位于諸城市辛興鎮(zhèn)的玉賢農機合作社負責人殷培偉說,諸城市第一年推廣復合種植的模式,一些老百姓還有擔憂,合作社就先示范種植。“為了降低農戶種植風險,政府還出臺了補助政策,每畝地大約補貼150元-200元。”

  對于新式農機具,殷培偉此前也沒有見過。“大豆比玉米提前成熟,收獲大豆的設備也開發(fā)出來了,無論什么樣的種植模式,智能農機具都會有保障。”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尹莉莉/文圖
通訊員:徐春光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