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無人機 切莫任性飛
□本報評論員 趙春暉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近日,一段“無人機穿越大理崇圣寺三塔時墜落”的視頻在網(wǎng)絡流傳,引發(fā)廣泛關注。警方調查查明,涉事“飛手”張某某為外地游客,其在景區(qū)圍墻外啟動操控穿越機,擅自飛入景區(qū),在穿越三塔南小塔券洞時墜落于洞內,暫未發(fā)現(xiàn)塔體外觀受損。大理市公安局對張某某給予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北郊的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代,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此珍貴稀有且不可再生的歷史文物,如果因無人機“炸機”失控導致塔體受損,將給社會、給后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文化損失。此次無人機“黑飛”事故,雖僥幸沒有造成塔體損傷,但其帶來的惡劣影響不容忽視,當?shù)毓矙C關對肇事者依法進行處罰,可謂大快人心。
所謂的無人機“黑飛”其實是一種通俗的叫法,具體是指沒有進行實名注冊登記備案,或者沒有經(jīng)過相關部門批準就在管制空域內飛行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飛行活動。
無人機“黑飛”危害巨大。闖入機場凈空保護區(qū),可能干擾民航飛機正常起降,威脅航空安全;在人員密集區(qū)域失控墜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在文保區(qū)域飛行,極易造成文物損壞……小小一架無人機,一旦“任性”“失控”,其產生的破壞力超乎想象,后果難以預料。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qū)是明確的禁飛區(qū),設有醒目的標識牌,肇事者依舊敢“頂風作案”,側面反映出無人機“黑飛”之猖獗,整治已經(jīng)刻不容緩。無人機“黑飛”現(xiàn)象屢禁不止,跟“黑飛”的難發(fā)現(xiàn)、難阻止、難問責有關,也跟相關警示宣傳不充分、不到位有關。
低空經(jīng)濟是一片新藍海,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既要明確無人機分類管理、空域管理、適航管理、駕駛員資質管理等問題,也要明確適航認證、可用空域、空管規(guī)則、責任和監(jiān)管主體等問題,確保無人機的研制、生產、銷售、使用和監(jiān)管完全運行在法治軌道上。
根治“黑飛”頑疾,必須依靠法律利劍的威懾。此次相關部門對無人機“黑飛”肇事者依法進行處罰,提高違法者違法成本,起到的警示作用非常明顯。只有真刀真槍的嚴格處罰,才能放大教育和震懾效果,讓“飛手”們在選擇“黑飛”之前先掂量掂量后果。
給無人機“黑飛”戴上法律的“緊箍”,本質上是為正蓬勃發(fā)展的低空經(jīng)濟拴上“安全繩”。只有當每一架升空的無人機都能恪守規(guī)矩、遵循規(guī)則、敬畏法律,才能飛得更穩(wěn)、更遠,維護好空中秩序和公共安全,讓這個行業(yè)更好地造福人類,造福社會。
責任編輯:劉小麗
一審:祝超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